价值过亿的七彩莹石金童玉女
【编者按】石农开始觉醒,不再满足低价出售采捞的石头;炒家亦不愿高价拿货;作为中间商的石商两头受制,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这就是奇石收藏市场的现状。奇石收藏始于上世纪80年代,凭借一块块奇石,石农、石商、炒家都赚得盆满钵满。在整个链条中,利润最大的环节莫过于炒作。有数据称,奇石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价格已创造了从2位数飙升至9位数的奇迹。但是因没有统一的价格定论和衡量标准,收藏者在混乱的价格体系中茫然失措。业内人士建议,奇石目前还不是普世公认的价值标的物,只对玩石人这个小圈子是有价值的。加上目前市场上原石精品已经很少,收藏石头更应该理性。
【被炒作的奇石】
新疆农牧民石头里淘金
“别勒克拜家的石头卖了7万块钱!”这个消息日前在新疆昭苏县喀夏加尔乡乌克勒加尔村引起不小的震动。近几年,在喀夏加尔乡悄然兴起了捡拾奇石、制作奇石手工艺品的热潮,乡里几乎每家每户都陈列有各自收集的奇石,不少农牧民通过卖石头发了财。
炒出来的“黄蜡国石”
天价奇石往往是炒作的结果。炒作的功效从近年来黄龙玉的暴涨暴跌中亦可见一斑。其实,黄龙玉起初并不叫玉,而是称作黄蜡石。在业界,黄蜡石并不少见,早期的黄蜡石一车仅售几百块钱。而2006年,业内炒家将质地好的黄蜡石“籽料”称为黄龙玉,随后黄龙玉身价一路陡增。
收藏热推大化奇石上涨 一块超过千万元
盛产于广西红水河中的大化奇石,深受国内奇石收藏圈追捧。近年来,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大化奇石价格开始成倍上涨,天价石头层出不穷,一块石头超过千万元,正演绎现实版“疯狂的石头”。
【奇石收藏热原因分析】
奇石收藏由来已久
一般认为,赏石、藏石文化盛行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发展于现代。在南北朝之前,“奇石”收藏处于朦胧时期。如:被后世文人尊奉为赏石祖师陶渊明,也不过拥有一块“醒石”而已。唐代藏石形成潮流的主要标志是,具有艺术家气质的文人雅士,取代了帝王贵族,成为赏石界主流。
韩国日本石商带动国内消费
近年来,藏石、赏石、玩石的雅趣悄然流行,收藏品市场上出现了一股“石头热”。在许多玩石的人眼里,在居家中放置一两块独一无二的石头,无疑能彰显自我的文化品位。尤其是近年来一些韩国、日本的石商纷纷到国内购石,更带动了国内奇石收藏队伍。
独爱天然成情到价自高
奇石是大自然的产物,除了必要的表面清理之外,不可做有目的性的人为加工,否则就称不上“奇石”,经过人为处理的石头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天然性是奇石非常重要的属性,外形纯天然,人工未动过的更受人们喜爱,赏玩收藏价值更大。”
【奇石市场的现状与隐患】
一本万利的时代已过去了
数年前,柳州石商葛先生偶然花几十块钱买回来的一块石头转手就卖了好几千块,如此高的利润空间勾起了他玩石头的热情,从那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不过,近年来葛先生越来越困惑:“市场上玩石头的人越来越多,作为石商的我们,生意反而差了,利润比以前小了很多,这是很矛盾的现象。”
价格体系混乱 天成价自高
在奇石市场,有一句话叫“黄金有价石无价”。同一块石头,石农价、石商价、藏家价各不相同,此外还有市场价、友情价、钟情价、捡漏价和大头价等。赵先生称,奇石怎么定价,要看个人喜欢的程度,还要看个人的眼光,最重要的是看石头本身的价值。只要符合买家的心理预期,价格就是合理的。
真伪须辨识投资存风险
随着近年来奇石收藏的火热,一些商人为了牟利,对石头“动起了手脚”,奇石市场不乏伪石、假形石鱼目混珠,这对奇石的收藏投资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专家介绍,造假者往往在平淡无奇的或有缺陷的石块上,用现代加工工具,采用劈、斩、抠、挖、填、挫等手段,对其进行人工处理,使其身价倍增。
【奇石收藏支招】
奇石收藏的分类与界定
奇石就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点缀花园、庭院和风景区的,这些奇石一般都有比较大的形体,那些堆山叠石、散石芬芳的当属此列;一类是室内陈列或几案摆放的奇石,一般形体较小,并配有相应的盆盘架座等,显得更加精美,更加别致。这一类奇石的艺术价值不可小觑,往往可以与文物、古玩相提并论。
投资收藏奇石的秘密
评价奇石的收藏价值可从形、色、质、纹四个方面入手。形,要求石形完整,多姿多态,风情万种。色,以色艳为上品。质,以坚为要,以硬为妙,手感润滑细腻为上。纹,图纹清晰,质纹流畅、线条柔和。总之,或石形奇异,或石色奇丽,或石质奇坚,或石纹奇妙,越奇越值得收藏,越有经济价值。
小议当前奇石收藏的市场价格
在进行奇石投资时要熟悉各地奇石的特点,特别奇巧的石头要特别当心,仔细观察,用手细摸,闻闻有没有怪味,有可能的话用水泡洗进行检验。要从“形、质、色、纹、韵”等方面入手,并考虑奇石本身的乐音、体量等要素。“包浆”也是影响奇石价格与行情的重要因素,“包浆”越凝重的奇石价格越高。
奇石收藏价值大小取决于美观
随着收藏的普及,奇石早已引起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兴趣,不少奇石爱好者都纷纷加入了奇石收藏队伍。奇石收藏的价值大小,取决于美观与否,美是奇石的灵魂,而奇石表现的美是多角度的,大致可分为形态美、色彩美和神韵美。
【奇石的收藏故事】
85岁老人成为奇石收藏控
85岁的虢镇是一名退休教师,家住米东区皇渠丰圣轩苑小区,收藏奇石30年了。“奇石可遇不可求,不可复制性是它最吸引我的一点。”退休后,他每周都会到河坝附近捡石头。他捡石头讲求“有纹可赏,有理可寻”,有时花很长时间也未必能寻到一块称心的石头。
贾长华:藏石大家爱石兴业
作为一个资深的奇石藏家,贾长华的办公室无处不彰显着一个奇石藏家应该具备的内涵和底蕴。采访过程中,贾长华谈起石头兴致勃勃。石头给他带来了工作和生活的乐趣,石头让他倍加珍惜人生。
陈西:通过奇石与远古对话
在龙岗区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内,有一个奇石馆专门陈列陈西的收藏品。观赏灯一打开,石头们就好像活了过来:碧玉、玛瑙如橄榄葡萄散落玉盘,河底石画描绘出一派世外桃源,雅丹石胆如同一个黑夜的生灵……而这仅是陈西收藏的一小部分,他在宁夏还有个奇石馆,里面的藏品足以让他笑傲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