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众拍网

首页 > 主持技巧>正文

季涛从主持新加坡拍卖会谈技巧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2013-09-04 01:35:14 点击量:

     1996年年初,我所供职的拍卖公司在新加坡举办了一场中国书画和古董相机的拍卖会,这是大陆拍卖行首次独立在海外举行的拍卖。我有幸第一个飞去新加坡,参与组织和主持了这场拍卖。

    新加坡人中有80%是华人移民。新加坡的有钱人多是华人,华人掌握着新加坡的经济命脉,新加坡的文化根基是中国文化。新加坡的三大中文报纸《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和《新明日报》》闻讯后纷纷找到我们进行采访,我几乎成了新闻发布官。《新明日报》还以醒目的大标题《中国拍卖行首次在我国办拍卖会》介绍这次拍卖活动。《新明日报》还把我的照片也登在了报上。听说来自大陆的拍卖公司到新加坡来展示和拍卖中国书画作品,新加坡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新加坡著名画家洪志腾先生多次来到我们的住处看望我们,并介绍别的画家与我们相识。许多新加坡的朋友主动为我们帮忙。一些中国留学生和赴新工作的朋友更是热情地打来电话表示欢迎。
   
    新加坡的国语是英语。华人虽多,但由于大部分人移民已久,汉语能听能讲,却认不出,写不了,真正能认、会说、会写汉字的往往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华人中一些人认字不多,却对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十分在行,尤其对那些以前来新加坡办过画展的中国当代画家们的作品更是熟悉。在新加坡朋友的陪同下,我来到新加坡市中心的河畔大厦为此次拍卖作宣传。这里的格局看上去非常象北京的古玩城,是艺术品、收藏品商店集中的地方,尤其以中国的古董、字画店为多,遍布在大厦的每一层。河畔大厦的规模比起北京的古玩城要略小一些。在与新加坡古董、字画商的交谈中我感觉到:新加坡人十分了解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他们一般一年当中要来大陆几次。
   
    拍卖前的两天,我们把中国书画和相机的拍品进行了预先展示。来看展示的人非常多,其中有许多是新加坡的画家,收藏家和企业界人士。他们认真地看过我们带来的东西,对其中的中国名家字画、当代中青年画家的书画作品以及国产相机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其中一些人第二天邀请了朋友又来看第二次。新加坡收藏家协会会长梁奕嵩先生为著名企业家,有着多种收藏爱好,他从始至终都十分关心我们的拍卖活动。来看预展的人们乐于向我们介绍新加坡的艺术品市场情况,也从我们的口中打听大陆的市场状况。画家们则更关心他们所熟悉的一些来过新加坡办展的大陆画家的情况。画廊的老板则更热衷于与我们商讨今后长期进行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合作问题。一位在新加坡经营中国书画生意的上海人同我谈的时间最长,他迫切希望与我们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公司指派我作为这场拍卖会的拍卖师。拍卖会在新加坡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拍卖场内座无虚席,每一张脸孔差不多都在前两天的预展中见过面。我拿起了拍卖槌主持起中国拍卖公司在海外的首次拍卖。新加坡的拍卖市场比起国内要成熟。这里不象一般在国内的拍卖会上,摸行情和看热闹的多,举牌应价慢慢悠悠。而来参加我们拍卖会的新加坡人则大多都是买家,他们都习惯于快速、高效率的拍卖。面对着纷纷举起的竞买牌,我嘴里快速地轮番用英语和汉语报着价,手中的小木槌一次次落下。为准备这场主持拍卖,我事先研究过国外拍卖师的主持,把国际拍卖场上的英语主持用语背得滚瓜烂熟,此时才真正派上用场。
   
    到场的新加坡买家们对中国产的照相机,无论是“上海”还是“海鸥”、“长城”牌都竞争得很利害,每一件都经过多轮竞价以高出国内市场价几倍的价位拍出。我们带到新加坡的书画拍品有很多是现、当代中国画家的艺术精品。为使场内的新加坡人能够看清楚幻灯机投射的拍品照片,我们关掉了大部分场内的灯光。在微弱得近乎黑暗的光线下,我辨识着一个个举起的竞买牌。场内的竞价常常十分激烈,掀起一个又一个竞买高潮。以精明、会算计著称的新加坡人对中国书画作品确实十分在行,竞价十分合理、到位。有时,他们遇到不十分了解的中国画家,就会当场向我发问,拍卖会上买家和拍卖师之间不断的对话,这是在国内见不到的情况。随着件件拍品的落槌,一件件相机和一幅幅中国书画作品就永久地留在了新加坡。
   
    拍卖会结束后,许多新加坡朋友不舍离开,他们纷纷走到拍卖台前问这问那,对拍卖会的举办成功表示祝贺,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希望我们带着更多种类的中国艺术品,不久之后再来新加坡办拍卖会。
0/250
拍卖公司QQ群 投资人QQ群